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 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原标题:受疫情、受疫顺势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情惠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民保
百万医疗险“鼻祖”又有新动作。
11月22日,产品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友刚在该公司产品及服务升级发布会上表示,崛起从消费者角度看,等影随着疾病发生率、响百发生时间和疾病种类的疗险不断变化,消费者追求的该何是健康险后续一整套服务的支撑和持续回馈,健康险行业需要从产品和服务这两个矩阵重新搭建体系,而变来解决消费者的受疫顺势问题。
2016年,情惠平安e生保系列的民保首款产品正式上市,这也在业内被称作百万医疗险的产品“鼻祖”。历经多年迭代,崛起e生保系列的升级,可以看作是百万医疗险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健康险经历了多年的“高歌猛进”,在2022年脚步明显放缓。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5341亿元,同比增长4%。相比之下,健康险保费增速在2020年、2021年分别为19.7%、7.9%。
银保监会等13部门此前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可见的是,受疫情影响、“惠民保”产品崛起、寿险行业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保险代理人纷纷感叹百万医疗险没以前好卖了。行业赛道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百万医疗险应该如何顺时顺势而变?
据平安健康险方面介绍,此次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3在保险保障、健康管理和就医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新增的院外刚需普通药品保障,弥补了商保市场上此类保障需求的空白;此外,今年平安健康保险引入所有实体肿瘤都可使用的靶向药,助力更多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在服务升级方面,此次增加的专属家庭医生、就医陪诊、住院陪护三项服务,在完善保险保障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了就医全流程的保驾护航。除此之外,平安健康保险在业内率先推出“出院三日赔”服务,将出院理赔周期从行业平均近2个月缩短到三天。
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朱友刚直言,纵观十年来健康险的发展,行业发展路径已发生了变化。最初健康险重在“保险保障”,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民众健康意识的觉醒,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在健康险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健康管理从健康保险诞生起就与之息息相关,是一体两面,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融合发展是未来的趋势。健康保险需要从基础保单、理赔服务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构建转型。
在他看来,健康险的终途,总归要回到“健康生活”。
在此次产品和服务升级中,医疗和医药方面的保障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近几年健康险行业的发展中,保险和医疗医药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紧密。未来,保险和医疗医药方面会是种怎么样的关系,保险与医疗医药方面如何更好地衔接?
平安健康险运营中心总经理林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为响应国家向最广大群体提供医疗保障的政策号召,满足各层次消费者多元健康需求、发掘健康保险业务新的增长点,保险与医疗、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表现在政策、客群、业务、资本等方面都呈现融合的态势。
林晟认为,随着客户对医疗健康服务的专业性、全面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够融合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健康险产品开始成为主流,从保险带动医健,向医健驱动保险、医健与保险融合等方向转变,借助差异化服务更好地实现获客营销,从根本上改变健康险公司的增长。
“另外,保险与健康服务的融合也满足了细分人群需求,可以针对约定人群,提供定制化服务,将险企的保障对象从以往的健康人群或准健康人群,逐渐扩展至亚健康、慢性病、老年人等急需健康管理服务的群体,与患者深入绑定,为健康险产品创新提供活力。”林晟说道。
(责任编辑:休闲)
- 大全能源年内长单金额超3000亿元 掌握话语权需看硅料价格“脸色”
- 奔向8000亿!智能家居打响“空间战”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验十七号卫星
- 重庆银行:重银转债自9月30日起可转换为公司A股股票
- 欧洲最大核电站再次遭到炮击!俄罗斯高级官员:有发生核事故的风险
- 大家人寿北京分公司:切实做好金融知识宣传普及 提升青少年金融安全防范意识
- 美国无法独善其身!木头姐:美元飙升对世界造成毁灭性影响 联储或被迫转向
- 波士顿联储主席首秀: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平抑通胀
- 前沿生物:雾化吸入用FB2001获批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赵伟: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信号作用较强
- “十一”假期亲子游、自驾游热度高
- 医美市场监管压力,使新氧陷入巨大艰难:收入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活跃用户、交易总额和付费用户数量减少
- 多家银行落实 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
- 9月27日保险日报:新华保险人事变动,4年3换“一把手”,增额终身寿险成银行代销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