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教父”造车梦:烧钱20年,父子二人宁可赔光家当,也要造电车
作者 | 潘磊 图源 | Karma、浙商教父万向123官网 “如果我不能实现造车梦想,造车我的梦烧儿子将继续;如果我的儿子不能实现,我的钱年孙子将继续”。 已故浙商大佬鲁冠球,父人以惊人远见著称,赔光不但一手创办了汽车零部件巨头万向集团,家当而且20年前就决定造新能源车。也造 他还精准预见了造车是电车一场烧钱大战,但他依然决定要进行下去。浙商教父“我会大量烧钱,造车直到(电动车)成功,梦烧或者万向崩盘为止。钱年” 鲁冠球先后在美国收购电池公司A123和电动车公司菲斯科(后改名为Karma),父人这让他的赔光造车计划已经接近实现。 遗憾的是,这位中国企业家中的旗帜性人物于2017年去世,没能看到现在中国电动车品牌在全球攻城略地的盛况。 但他的造车计划一直在推进——儿子鲁伟鼎扛起了大旗。 近日,鲁冠球入选“2022汽车名人堂”,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颁奖典礼上,51岁的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说,父亲的造车梦将在他这里继续。 万向造车对标的是迈凯伦、兰博基尼等超级品牌。2021年,Karma销量约为1000台。 无论是在北美还是中国,万向造车在事实上已经边缘化。万向布局电动车产业链的时间超过20年,却立足美国,错失中汽车市场的发展红利。 但万向的造车梦还在继续。 大手笔收购,布局美国市场 Karma是鲁冠球留给鲁伟鼎的两个最重要的造车遗产之一。 2014年,万向以接近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将其改名“Karma”,并在南加州设立了工厂。 2017年,万向正式复活这一被称为“特斯拉一生之敌”的品牌,推出了新车Karma Revero,售价约为13万美元。 鲁伟鼎把原福田戴姆勒总裁周亮挖来,负责Karma的全球推广工作,后者在汽车行业工作超过25年。 周亮称,Karma对标的是阿斯顿·马丁、迈凯伦、兰博基尼和保时捷。 “不做低端车,不搞大批量生产”。 市场布局方面,Karma将以美国加州为中心,然后扩展到北美和欧洲,最后才是中国市场。 周亮认为,加州是全球法律法规的制高点,如果Karma首先进攻的就是最高端市场,对标的是最严格标准。 “Karma这个产品永远是在加州生产,然后出口到中国”。 这让Karma的打法别具一格——作为一个“中资”车企,但战略和业务重心都不在中国。 周亮还指出,“造车新势力”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新势力缺乏在供应链、质量管理方面的沉淀,所以大规模生产不是他们的强项。” 能够在这波新能源汽车浪潮中取得成功,既要有传统OEM经验,同时兼具高科技创新精神,“Karma正是这两者的结合体”。 在2021年,Karma的销量约为1000台。同期,阿斯顿·马丁的销量是6178台,兰博基尼8405台,保时捷30.2万台。 电池赛道火热, 万向123或在国内IPO 电池公司万向123,是鲁冠球造车版图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这家公司同样来自美国。 2012年,万向以2.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破产的美国锂电池生产商A123,并将其改名为万向123。 完成这笔收购之后,万向获得了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电池资源。 这个时间点,距离电池巨头成立刚刚1年。 甚至跟宁德时代相比,这家锂电池公司还有客户资源优势。在破产之前,包括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等美国汽车巨头都是其客户。 万向1994年就在美国设立了公司,而且也跟各大车企形成了合作关系,这让万向123的前途一片光明。 在整合了国内的电池资产之后,万向123在市场上开始有了一些斩获。 2017年,万向123获得“上汽通用价值10亿美元订单”的消息引爆舆论。 2020年,万向123又获得来自大众汽车的订单,据称金额达到百亿级别。 在动力电池成为香饽饽的情况下,万向123也准备挂牌资本市场。 最新消息是,万向123有可能在国内上市,并与签订了辅导协议。 但动力电池毕竟不是造车。 对于万向来说,要完成创始人鲁冠球的夙愿,就必须在造车方面实现突破。 在Karma不国产的情况下,万向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完成造车规划。 挣钱,还是要靠中国市场 在明确了Karma的市场战略后,周亮也承认,这个模式很难赚到钱。 因为Karma定位于小众市场,同时还面临类似于兰博基尼等成熟品牌的激烈竞争。 所以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Karma给出的答案是做2B生意,即通过输出技术实现商业变现。 “我们开发新一代平台,然后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来生产”,周亮说,“这时候Karma就变成了一个平台公司”。 这个“合作伙伴”,目前能够确定的应该就是Karma的股东万向集团。 万向在杭州规划了一个“万向聚能城”,其中除了动力电池项目作为核心之外,还包括一个年产5万台的增程式电动车项目。 “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周亮称,“我们擅长新技术的整合,但不擅长大规模制造”。 所以造车并不是Karma的终点,而是要扮演开放平台角色,以输出Karma的工程资源。 基于这种战略,合作伙伴甚至还不止于万向。 “整车可以合作,零部件也可以,包括系统技术都可以合作。” 这就是Karma的2B商业模式。 这让Karma同时运行两个区别较大的战略:一是面向C端用户,也就是对标兰博基尼的超豪华品牌、产品和市场战略;二是B2B的“开放平台战略”,也就是向外部提供技术合作,以获取利润。 周亮认为,2B业务会比卖豪华车更赚钱,“可能是2C业务的2倍”。 这类似于把Karma变成一个技术和设计孵化器,并通过向其他车企输出技术来赚钱。 但无论是在北美还是中国,2C还是2B,万向造车在事实上已经边缘化。 造车梦:烧钱烧钱再烧钱, 坚持坚持再坚持 万向布局电动车产业链的时间超过20年,但在过去最关键的10年,却没能抓住中国市场的发展红利。 依靠2009年开始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电池巨无霸。 随着中国连续7年成为电动车第一销量大国(2021年超过352万辆),来自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占到了全球接近一半的装机量。 同样在2021年,美国的新能源车销量是62万辆,仅为中国市场的17.6%。 中国电动车渗透率的飙升,为包括电池在内的产业链企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 蔚来、小鹏、理想等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累计销量均突破10万辆。 更是成为全球电动车巨无霸,今年上半年销量超过了特斯拉。 在这个过程中,万向123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先发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万向123在杭州规划了80GWh的动力电池项目,但宁德时代去年的装机量就达到了96.7GWh。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万向123在内,已经没有任何对手能够从规模比拼角度追上宁德时代。 Karma也有变化。 2019年上海车展上,Karma计划2021年在杭州生产新车,但目前来看这一计划并未落地。 自2019年底开始,Karma经历了几波裁员。现在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Karma都很难跟特斯拉相提并论。 这意味着Karma立足加州、辐射全球的规划推进得并不顺利。 但另一方面,万向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投资颇有收获。 万向123出现在多个与新能源有关的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包括、等。 另外,万向123还投资了湖北万润新能源(正申请挂牌科创板),以及正在推进IPO的浙江帕瓦新能源和九江德福科技。 现在打开万向集团的官网,Karma汽车出现在首页醒目位置。在“产业视界”中,第一个就是新能源产业。万向还是把新能源、造车作为核心战略。 正如鲁冠球所说,万向的造车梦,就是“烧钱烧钱再烧钱,坚持坚持再坚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聚势启航,逐浪之巅!国信证券GTrade+私募服务品牌发布会即将开启
- 脆弱的新兴市场正面临欧元衰退风险
- 富力地产迟到的年报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4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83例
- 押注新能源的副作用?汇添富优选回报基金单日跌9%,比股票都惨
- 海南三亚:第四批145名滞留游客乘南航航班返回上海
- 欧盟对外行动署副秘书长:伊核协议维也纳会谈正取得进展 对结果保持乐观
- 沐穹:岛内民意正在发生变化
- 产品包装被指“土”,口子窖称会加强美感设计
- 永冠新材吕新民:坚持“工匠精神”进军高端市场
-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芯片与科技法案》
- 中信证券:维持奈雪的茶买入评级 目标价8港元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恢复开放
- 供应链曝猛料:已向华为Mate 50供货!
- 克里米亚新费多罗夫卡军用机场爆炸造成一人死亡
- 大摩:供应状况没有改善 美国汽车价格“高烧难退”
- 荣耀MagicOS细节体验比华为鸿蒙更深更透,赵明:成长和突破一定是打破既有的东西
- 增额终身寿险成爆款 “理财化”背后风险暴露
- 新西兰前总理批佩洛西窜台:鲁莽、危险的行为,“像在摸老虎屁股”
- 共谋发展,“影响力指数·2022年度地产风尚企业表现”盛大发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两部门: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
- 欧盟高官:因匈牙利等国反对,难以尽快通过禁运俄石油的计划
- 定增市场罕见大肉!晶澳科技50亿定增落地,多只明星基金入手即赚25%
- FF91仅有401个预订单,贾跃亭仍有信心今年三季度实现量产
- 俄乌冲突将如何演变?达利欧给出三个重要观察点
- 震动金融圈!诺亚财富只发2590元工资?官方辟谣,员工回应:非个别现象,律师:或涉嫌违法
- 信号!桥水基金、景林资产重点出手加仓这些股票!政策底已现 上车的机会来了?
- 揭秘虚拟人出炉记:拥有经纪人就像是打造真人偶像一样
- 要开“临死股东大会”?和而泰公告引哗然,知名律所犯如此低级错误,相似错误还藏在多份公告中
- 茅台经销商渠道正大洗牌,藏圈里茅台价格每天都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