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和“真功夫”,正在法庭对打

作者:探索 来源:热点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7-05 22:32:53 评论数:

编辑 | 西尔维娅

在#李小龙女儿向真功夫快餐索赔2.1亿#上热搜以前,李小龙很多人都以为这个中式快餐品牌多少和李小龙有点关系。正法

据上观新闻报道,庭对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诉上海真功夫快餐管理有限公司、李小龙广州市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法广州真功夫快餐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一案,庭对于25日上午9时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李小龙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正法女儿李香凝。

真功夫广为人知的庭对“功夫龙”商标,与李小龙在电影中的李小龙服饰、经典动作如出一辙。正法消息发酵后,庭对一部人诧异于真功夫居然没获得授权,李小龙也有人记起两年前好像也有个类似的正法热搜。

2019年12月,庭对李香凝正式向上海二中院提起诉讼。当时披露的诉讼请求是: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在媒体版面上连续90日澄清其与李小龙无关,赔偿经济损失2.1亿元。

两年多过去了,“李小龙”和“真功夫”于法庭正式开打。

李小龙女儿诉真功夫案今日开庭,侵权纠葛持续数年

据澎湃新闻报道,李小龙公司认为,真功夫的Logo形象与李小龙在其遗作《死亡游戏》中的造型高度相似,但真功夫在设计之初却并未向李小龙后人取得授权,“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此穿着与格斗姿势的组合已与李小龙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辨识他的重要特征。”

图源澎湃新闻

从此事两次登上热搜的前排评论来看,也的确如此。多数吃瓜群众都以为这个“功夫小黄人”就是李小龙。

针对被诉侵权一事,真功夫在2019年就曾有过回应,称真功夫系列商标是由公司申请、国家商标局严格审查后授权的,公司已经使用了15年。公司商标是否侵权多年前也曾有过争议,但一直没有被判定侵权或者撤销的行政或司法结论。“时隔多年后被起诉,我们也很疑惑。”

真功夫官方微博在2019年时的回应

当年真功夫表示,此案尚未开庭审理,不便发表意见。伴随此案开庭,这场各执一词的纠葛终于可以迎来司法裁决。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0年,李小龙女儿就与真功夫有过交锋。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李香凝当时在美国已经陆续将其父亲的影片及商标的所有权购买了回来,她计划把这些资源重新进行整合,使“李小龙”成为全球品牌。李香凝认为真功夫是“最大的侵权公司”;不过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真功夫表示“我们只是利用了一种艺术形象,并不是李小龙的肖像。”

2019年12月5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同年,昆汀导演的《好莱坞往事》在北美上映,不过李香凝表示不能接受电影将李小龙拍成了一个“傲慢、爱吹牛的蠢货”。原定于10月25日在中国上映的《好莱坞往事》,最终撤档。

受争议商标注册已逾十年,2016年换了新形象

知名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的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的“168蒸品快餐店”,后来更名为“双种子”。2004年,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花400万请叶茂中为其策划,改变公司品牌形象。同年,公司更名为“真功夫”,“功夫龙” 形象面世并一直使用到2016年。

据叶茂中在其作品《广告人手记》中所说:在给真功夫做品牌策划时,为了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功夫文化”,因此创立了一个武艺高强、体格健美、正气凛然的功夫高手形象——功夫龙,“他的眼神充满力量,他的动作充满张力。”

这一点在李小龙公司的举证中也被强调了。据娱理报道,李小龙公司代理律师叶芳受访时提供的证据显示,2004年,真功夫曾委托叶茂中团队对其商标图案进行知识产权登记,登记书备注信息为:“真功夫图形”内容为由李小龙功夫造型图案及“真功夫”、“蒸的营养专家”文字组合组成的造型图案。

叶芳告诉娱理,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曾拒绝叶茂中公司“与李小龙后人联系取得授权”的建议,这种行为属于对李小龙肖像的恶意使用。

蓝鲸财经记者从知产律师处了解到,本案焦点在于真功夫所使用形象图标是否真为李小龙肖像,但这也是难点。除了肖像与Logo的直接比对之外,消费者的认知也应是考量因素。诸如黄色紧身衣、挥拳姿势等,均是广为人知的李小龙形象特征,消费者难免产生与李小龙相关的联想。

不过2016年时,真功夫启用了新的形象。相比旧版,新形象面部五官更模糊些,与李小龙肖像区分度大了不少。

根据我国2019年新修改的商标法第45条规定,“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而真功夫所用多数具有争议的商标均注册在2008年、2010年左右,早已超过了5年的窗口期。律师表示,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判决停止使用注册商标。

这些受争议的商标注册已超十年 / 中国知识产权商标查询网

知产律师告诉蓝鲸财经,这个案件可以参考美国乔丹诉乔丹体育案。乔丹体育于1991年注册“丹桥”商标,2000年改名为乔丹体育。2012年,迈克尔•乔丹起诉乔丹体育侵犯其姓名权,请求注销其多项商标。这场官司打了8年,最后乔丹终于获得了“抗战”胜利。

乔丹体育停用“乔丹”商标商号判决书

根据判决结果,法院判决乔丹体育公司停止使用涉及“乔丹”的商标,但对于超过五年争议期的“乔丹”商标,并不能被被无效或停止使用。

一度困于内斗,2016年后开始品牌升级

真功夫诞生的年代,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西式餐饮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并繁荣发展的时期。一个新中式快餐品牌的成立,颇有点“替中餐争口气”的意味。

据砺石商业评论报道,1994年,开五金店失败的蔡达标夫妇,出资4万元加入到小舅子潘宇海的餐厅,潘宇海占股50%,蔡达标夫妇各占股25%。经历数年奋斗,到2005年时真功夫的直营店已突破100家,成为“中国第一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2006年,蔡达标与妻子潘敏峰感情破裂,协议离婚。为争取子女抚养权,潘敏峰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蔡达标,后者获得与潘宇海对等的股权比例。此后,蔡达标和潘宇海二人围绕企业控制权的争斗持续数年。

2007年,蔡达标主导下,真功夫迎来中山联动与今日资本各1.5亿元的战略融资。与此同时,潘宇海进一步被架空。两年后,蔡达标陷入“二奶门”,并遭遇了连环起诉。最终,2011年蔡达标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警方带走,潘宇海重新执掌企业。

但经历了长期内斗的真功夫已发展降速,痛失IPO的好时机。真功夫的风波,大概也是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

图源界面新闻

据界面新闻报道,2020年5月,受疫情影响,真功夫位于广州财富广场、开业逾15年的老店宣告结业。同月,真功夫在广州开了首家主打“自选小份菜”的新店型。店内环境相比传统门店更接近休闲餐饮,颜色以黄色、黑色、原木色为主,木质座椅被替换成了沙发,还引进了智能结账系统。

上一次真功夫对门店新形式的探讨是在2016年,其将一家门店从传统的点餐式升级为自选式餐厅。潘宇海曾表示,未来餐饮业要走“标准化+个性化”的路,门店升级也是在此思路下围绕不同商圈场景去做模式的定位升级。

这是真功夫对新一代消费者的迎合,也是它在后疫情时代的自救。2016 年,真功夫在全国的门店超过 600 家;据ZAKER援引第三方数据报道,其如今的门店不增反减,仅有 500 余家。而同一赛道的老乡鸡、乡村基、大米先生的门店均在1000家以上,当然他们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和困境。

中式快餐市场竞争激烈,真功夫若想赢地漂亮,恐怕不能只靠“李小龙”,还得看“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