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接活干,工伤之后谁担责?
一名电焊工在第五次线上接活后受伤,微信派活单位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群里还拿雇主责任险理赔款当工伤赔偿支付——
微信群里接活干,接活工伤之后谁担责?干工
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一名电焊工在微信群里第五次接活后受伤,派活单位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后担拿雇主责任险理赔款当工伤赔偿支付。微信当地仲裁委调解明确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群里应一次性给付工伤赔偿18万元。接活专家提醒,干工劳务公司不要为了赶工期不签劳动合同,后担而且雇主责任险不能代替工伤保险。微信
公司在微信群里派活,群里农民工接活五次后受伤,接活这种线上“派活”、干工线下“干活”的后担方式,受了伤谁来担责?
近日,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这样一起调解:大连金普新区某船舶服务公司给付董师傅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经济补偿、工伤待遇、医疗费、伙食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赔偿共计18万元。仲裁委明确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应当给付工伤赔偿。
出了工伤,公司不承认劳动关系
34岁的电焊工董师傅老家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农村。2020年10月30日,董师傅加入一个全是懂焊接技术的年轻人组成的“生产工作”微信群。群主是大连金普新区某船舶服务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姜亮。
2021年2月,大连某船舶服务公司承包了大连一家船业公司的部分工程。为了赶工期,姜亮通过微信群临时雇佣董师傅等10余名农民工到大连市一船坞干活,约定报酬320元/天,月底结算。这之后,公司先后五次派活,并给董师傅微信转账共计38420元。
2021年4月29日15时,董师傅在船坞中焊接一艘游艇,由于船体较高,他站在凳子上进行电焊作业,不慎将凳子踩翻,一屁股蹲坐在地面上,痛得趴在地上起不来。被工友送到大连海港医院,经诊断为腰椎横突骨折,住院15天。
“虽说是线上派活,可我是在船坞中干活受的伤,船业公司应当给我赔偿。”董师傅说,他是通过微信群接活儿、在船业公司船坞中干活受伤的,船业公司应当给付工伤赔偿,但该公司却称不认识董师傅,是一家船舶服务公司承包了船体焊接工程,董师傅只是船舶服务公司临时雇佣工。
无奈之下,董师傅委托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梁照强到大连金普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自己与船舶服务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2021年10月25日,在仲裁中,仲裁员孟麟认为,尽管船舶服务公司的员工花名册中没有他,但该公司认可通过微信群找董师傅临时干活儿的事实,最终在他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认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船舶服务公司同意给付董师傅未签订劳动合同两倍工资1.6万元。
董师傅拿到仲裁调解书申报工伤。2021年12月27日,大连金普新区人社局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董师傅为工伤;2022年4月,经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董师傅为9级伤残。
企业只给雇主责任险理赔款,不给全部工伤赔偿
本以为认定为劳动关系,就能拿到工伤赔偿,结果船舶服务公司又不肯认账。
按相关规定计算后,董师傅应拿到经济补偿、工伤待遇、医疗费、伙食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共计20万元。可船舶服务公司只肯给雇主责任险理赔款8万元。姜亮表示,由于承揽的游艇艇体焊接工程需要赶工期,董师傅是通过微信临时找来干活儿的,不是正式员工,但公司为临时招的人投保了雇主责任险,相当于缴纳了工伤保险。
董师傅无奈,今年4月26日再次委托律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给付工伤相关赔偿20万元。
调解中,仲裁员伊廷波向企业方解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工伤保险,是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或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依法为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而雇主责任险是以被保险人的雇员在受雇过程中遭受意外而致受伤、死亡或患职业性疾病,被保险人根据法律或雇用合同所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责任保险。伊廷波表示,不管是否有雇主责任险,船舶服务公司都应当按规定给付工伤赔偿。
8月22日,董师傅与船舶公司再一次达成调解协议,船舶服务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前给付董师傅工伤赔偿18万元。如若未按约定时间支付,董师傅有权一次性申请强制执行并增加违约金5000元。
微信群派活,只干一天也是劳动关系
微信群派活,双方关系如何界定?
“只干一天活儿,也是劳动关系。”王金海说,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成立。
“只要满足规定条件,且工作时长超过非全日制用工时长,事实劳动关系就成立。”王金海认为。
梁照强表示,不管工作时间长短,企业方都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工伤保险,这样不仅能够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更能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员工及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王金海提醒船舶制造行业企业,由于船舶作业风险系数高,千万不要为赶工期不签《劳动合同》、不缴工伤保险,临时雇佣员工,将面临大额赔偿。购买雇主责任险不能代替缴纳工伤保险。
(责任编辑:焦点)
- Piper Sandler:下调亚马逊目标价至119美元 维持“增持”评级
- 郑商所:为铁合金产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 检察院走红“出圈”成中小学生热门打卡地
-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11月18日发行2023中国癸卯(兔)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 成都将出台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每年发放1000万元“算力券”
- 北京来福士购物中心11日暂停营业
- 丰田、索尼等8家日企抱团:发展超算、AI、下一代半导体
- 沪指大涨1.5%!巨量资金涌入,歌尔股份瞬间打开跌停!底部确定?外资正在抄底房地产
- 中汽协: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延续良好势头,份额超50%
- 房企IPO进入“冰川时代”,近两年仅7家房企赴港上市成功
- 照片歪斜、变形怎么办?分享3种好用的校正方法
- “华尔街之狼”伊坎:美股仍处于熊市
- 房山新增风险点涉多个小区、地铁站!昌平部分中小学线上教学
- 上美集团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双下滑:深陷营销桎梏、难寻新增长点